为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9月27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政法机关、理论界、实务界的100余名代表,围绕“刑事司法与保护处分”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保护处分作为修订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确立的重要制度,是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进行分级干预的一系列非刑事措施及其适用程序的总称。此次研讨主要围绕“刑事司法与保护处分的基本问题”“保护处分的适用程序、机制与社会支持”“保护处分具体措施的适用与完善”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人员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研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如何在程序法层面进一步体系化、精细化地构建保护处分制度的实施机制,已成为亟待回应的时代命题。与会人员建议,加强对保护处分制度理论基础和法律属性的深度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保护处分措施的适用条件与标准,科学界定适用对象范围。司法机关在履职办案中,要不断强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治安处罚与保护处分之间的衔接,实现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提前干预、分级分类矫治;充分发挥专门学校在行为矫治方面的优势作用,持续推动完善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体系;加强对保护处分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制度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此次会议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浙江九段律师事务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