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质效,4月30日,武川县检察院举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同堂培训暨实务研讨会,邀请内蒙古律师协会的有关专家围绕地理标志保护进行专题授课,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牧局、县工商联以及县域内部分企业代表参加培训。
本次授课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地理标志保护的实务问题,围绕地理标志是什么、为何要保护地理标志、不同主体该干什么来展开讲解。此次授课可谓是干货满满,深度剖析地理标志的法律定义、认定标准及保护范围,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以“武川土豆”“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侵权行为的隐蔽模式,剖析法律适用与维权路径,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地理标志这枚“金字招牌”的重要地位。培训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大家积极互动交流,与会人员对同堂培训搭建的知识产权交流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次同堂培训意在凝聚多元力量,守护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地理标志不仅是经济符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本次授课,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地理标志价值的认知,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的保护格局,助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法治动能,推动武川县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地理标志保护需全民守护、久久为功。武川县检察院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携手相关单位,守护区域特色品牌,做好地理标志保护,紧盯关键环节,让每一个地理标志都承载着公平正义的温度,为打造“金字招牌”注入法治力量!
素材来源:第三检察部
文字:赵凤
图片:王雪莹
编辑:包伯威
审核:贾俣乐